“開天辟地”—延安路線
儀式教育是通過嚴格和規范的禮儀程式對學員進行精神激勵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形式。注重儀式教育的獨特作用,徒步寶塔山,對黨旗重溫入黨誓詞。在“四八烈士陵園”舉行莊嚴肅穆的“愛國教育家祭奠儀式”,敬獻花圈、默哀、聆聽“為主義”而犧牲的革命故事、升國旗唱國歌等方式。讓學員在濃厚的儀式氛圍中,零距離地感受到革命志士的大無畏精神和愛國情懷,使他們得到身臨其境的心理體驗和深入靈魂的情感熏陶,實現廣大學員與革命先烈的心靈對話,升華對黨和國家的情感。
創設當年紅軍生活與戰斗的場景,開展“延安抗戰模擬”教學活動,強化學員身臨其境的身心感受。在角色外形上,要求學員身穿制服、頭戴紅軍帽、背軍挎。在場景設計上,有“轉戰陜北路”的模擬山野路線;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戶外灶臺;有突破敵人軍事封鎖的障礙行軍。通過多情景的角色模擬訓練,讓廣大學員體驗革命道路的曲折艱辛,感受軍民同甘共苦的深厚情誼,幫助他們在無限反思中傳承寶貴的紅軍精神。
堅持以培訓對象需求為導向,打造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精品講座課程。在這里,可以聽到最感人的革命歷史故事、最前沿的理論學術觀點、最全面的中央政策解讀、最深入的業務提升知識,在聆聽中升華感悟、啟迪思想。【在趣味參與中收獲成長】學習了解陜北民俗,教唱紅歌,深入體驗當時軍民一家人的戰斗生活場景,了解解放區人民的紅色情懷,增強學員情感體驗,既放松了身心,又收獲了成長。